|
|
|
|
院务信箱 旧版入口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知行要闻 > 正文

【转型发展】学生为“接地气”课堂点赞(一)

来源: 作者: 编辑: 时间:2016-03-15 点击数:

编者:2014年9月,学院被湖北省教育厅确定为湖北省首批11所应用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学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专业结构调整、课程体系改革、“双师型”队伍建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诸多挑战。新学期开学伊始,学生记者深入部分教师课堂,感受转型发展一年多来教师授课方式及课堂的变化,通过采访,学生普遍反映教师授课方式更加“接地气”,课堂较之以往也更加生动活泼。

经管系刘勤老师:学生学以致用是转型发展关键

“学院在转型,学生自己更要转型,这样才能促使自己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课堂上,经济与管理系刘勤老师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引导。授课时,刘老师将传统与创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深受学生欢迎。

刘勤老师是武汉大学管理学博士,在学院已任教八年,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教学风格,承担的是管理学、运筹学和电子商务三门课程的教学。谈及转型发展,刘勤老师表示,加强学生的参与性,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至关重要。只有学生转型了,学院才是真正的转型成功。因此,刘老师在授课时通常会采取课内外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课后,刘老师会结合专业特点安排学生分组成立模拟公司,开展模拟经营和模拟招聘,鼓励学生关注了解电商企业,通过经营网店来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刘老师认为学生的兴趣和态度很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态度决定一切。因此,刘老师在抓住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同时,还特别注重学生对待事物的态度引导,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明白“学”的意义,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师生要一起走出去、引进来,校企结合才能打通,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就业。”刘勤老师介绍,作为教研室主任,自己在课外会花大量的时间与企业接触沟通,将具有实战经验的企业高管请到学校开展专业讲座、沙龙会谈,并参与专业建设。系部也会通过多种形式鼓励老师走出去,参与企业实践,实现传统理论教学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融合。

经管系市场营销专业李小强同学是刘勤老师的得意门生,已经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李小强说,刘老师既严格又有亲和力,没有太多的架子,就像邻家“大姐姐”,大家学习和生活上的困扰都喜欢和她探讨,无形中就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在谈及对学生的要求时,刘老师强调,学生要有目标,有行动,有方法,还要学会坚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受社会欢迎的人。(学通社记者杨竟爽 裴蜀华)

人文系张萍老师:课堂教学要让学生掌握生存本领

“大家看看这幅图,想表达的含义是什么,谁来说说?”“课下给你们看看国外的广告视频吧。”记者来到人文系张萍老师的课堂,发现张老师的课堂热闹非凡,气氛十分活跃,师生互动频繁。

新学期,张萍老师对不同的课程要求各不一样,比如,《传播学》和《新闻道德与法规》两门课,张老师会安排课前5分钟让同学们评说新闻,引导学生拓展知识视野,关注国内外大事。《广告文案写作》课,张老师则注重要求学生开展实训联系,多动脑筋多动手,关注身边的广告,每个章节都有相应的写作训练。学生普遍反映,张老师课堂上最大的亮点是课堂案例非常丰富,授课时,张萍老师会经常结合自己在武汉电视台挂职的实践经历和具体案例,给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张老师的教学方式非常生动,课堂上,张老师会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授课,比如图片、文字、视频相结合。”谈及新学期课堂感受,人文系新闻专业的同学普遍反映,张萍老师的讲解视野更加宽广,实践案例更加新颖,较之以往更能激发大家的好奇心,大家的课堂注意力也更加集中了。

谈及转型,张萍老师坦言压力很大,因此,自己会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去媒体参与更多的实践,了解更多的专业前沿信息和企业需求,上课时讲的东西才更能讨学生喜欢,课堂也不会显得枯燥乏味。比如,在新学期课堂教学中,张老师会有意识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用课前几分钟评述新闻,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同时将自己在武汉电视台挂职期间所拍的片子作为案例补充到教学活动中,丰富案例教学。课后布置作业设计一些带有探究性的课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新闻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谈及课堂教学,张萍老师认为,学生的专业技能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是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通俗点讲,就是学生的生存本领,包括创新能力,分析和思维能力,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学通社记者 郑源源)

会计系桂玉娟老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课堂教学关键

“教与学是一件事物的两方面,学生很重要,老师只是引路者!”会计系桂玉娟老师在谈到自己的教学心得时总结说。课堂上,桂玉娟老师格外注重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实践创新。

桂玉娟老师拥有9年的教龄,是中级财务会计师,也是会计系“双师型”教师之一。为积极推进学院转型发展,课堂上,桂老师有意识加大实践课程比例,同时也增加真实案例来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理解,在查找案例相关问题中深化认知。不仅如此,她还会采取启发式教学、课赛结合、竞赛等多种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竞赛历程伴随课程”的方式在课堂中获得了良好的反响,学生参与度高,气氛活跃,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除了课堂上的教学,桂老师还鼓励学生“两条腿走路,多方面发展”,比如指导学生通过做微商、开淘宝网店、财富宝等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检验专业所学。与此同时,还会推荐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大学生科技创新比赛,将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桂老师也改变了传统的试卷巩固知识模式,更加注重实践性,通过写计划书等方式来布置练习,与学生们实现多层次交流互动。

面对这样一位如此注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老师,学生有什么理由不欢迎呢?桂玉娟老师自豪地说,有一年教师节,自己收到一个班40多名学生写的十封感谢信,高兴感动之情无法言表。自己的专业是律师和会计,做了两年律师,但因为太爱教师这个职业,因此毫不犹豫地辞掉原来的工作,义无反顾地走上了三尺讲台。如今,桂老师学生中不乏行业佼佼者,有的几年就成为银行中层干部,有的成为了会计主管,每每谈到这些,桂老师都感到无比自豪。

提及给学生的建议,桂玉娟老师特别强调,要尽早确立目标,做好人生规划,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明确方向,在学习生活中要敢于表达自己,只有敢于表达,将平常所学运用到实践中,才算得上真正掌握了知识。(学通社记者 吴研 曾媛)

联系我们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谌家矶街兴盛大道特1号

邮编:430011

投诉举报电话:027—62308156

安全值班电话:027—82307110

版权所有©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鄂ICP备19016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