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院务信箱 旧版入口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知行要闻 > 正文

【荆楚网】全省万名干部进万村洁万家活动

来源: 作者: 编辑: 时间:2012-12-25 点击数:

全省万名干部进万村洁万家活动简报第24期

宜昌市:“快、实、精、联、久”抓推动

宜昌市在动员部署、发动群众的基础上,加快组织群众、开展整治的工作。突出“快”。从一般性的发动工作迅速转到清沟渠、建垃圾池等具体工作上来。突出“实”。分类别出台活动具体措施,通过抓典型、调研指导等,促进突出问题的解决。突出“精”。精益求精推出典型经验,对已经形成的经验加大推广力度,巩固活动成果,并在以往典型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以点带面,推进全市“三万”活动。总结了远安县“美丽乡村”行动的做法;推广秭归县“幸福村落”的做法,达到“加减乘除得”的效果:加村落理事会,减“两委”苦和累,乘五人服务队,除困难一大堆,广大群众得实惠。突出“联”。将“三万”活动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在结合上做文章,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将“三万”活动与“第一书记”选派、爱卫运动、水源地环境保护、“特绿·特色”乡村建设、文化活动进村组等结合起来,形成“美丽家园,人人有责”的意识。突出“久”。探索建立“管总、管用、管久”的长效清洁保洁机制,改变农村卫生习惯,提升农民文明程度,确保长久收益。

省农业厅:筹资百万助力驻点村环境整治

省农业厅通过厅长办公会议决定,筹措资金100万元,支持驻点村开展村庄环境整治“两清、两建、两化、两创”工作,目前15万元活动启动经费已经到位,后续资金将在本月底落实到位。

按照省委统一部署,省农业厅“三万”工作队进入驻点村后,由厅党组成员、总农艺师邓干生带队,共10名工作队员分别到4个驻点村,围绕活动任务,访民情、勘地形、谋规划、定方案。基于驻点村居住分散、垃圾收集难,弃于沟壑、垃圾清理难,路差无车、垃圾转运难,设施缺位、垃圾处理难的实际和实情,因地制宜制定四个村的家园清洁计划,工作队将采取协建垃圾处理长效运转体系,筹资筹劳清垃圾,建垃圾中转池,资助垃圾转运车,整修道路,建垃圾填埋场等措施,细化工作任务,确定建设内容,搞好项目规划。

在建设内容上,省农业厅工作队将协助驻点村建设生态文化广场;兴建或维修改造通组道路,修建部分联户路;建38座垃圾池,配置50个垃圾箱,配备1辆垃圾清运车;新建一处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4个村的垃圾;对农户房前屋后、村庄道路、沟渠两旁以及村庄周边空地进行绿化,栽种苗木7500棵;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资助农户修建水泥院坝和房前屋后檐水排泄沟;对“十星级文明户”,给予奖励生物质气化炉、优惠购买10台左右微耕机并免费提供操作培训、对畜禽养殖业户给予支持等。

石首市:活动做到四个“全覆盖”

新一轮“三万”活动中,石首市以四个“全覆盖”推动各项工作。一是宣传全覆盖。市领导带头深入农户宣传“三万”活动,听取村民意见;各乡镇窗口单位、企业以电子显示屏、拉横幅、广告牌、宣传栏等方式营造氛围;各工作组在驻点村宣传党的十八大和“三万”活动精神,在入户走访中,以“拉家常”的方式宣讲卫生与健康知识,在学校青少年中开展知识讲座与知识竞赛。二是驻村全覆盖。实现对全市建制村(居)选派干部的全覆盖。同时,实行干部驻村轮流制,让每个机关干部都能接受锻炼,每个干部必须参加三次以上卫生整治行动,驻村队员必须天天有日志,做到“身要下去、心要下去、情要下去”。三是项目全覆盖。要求工作组对各村“三万”活动任务进行逐项专题研究,按照“全覆盖、广参与、普受惠、重实效”的原则,提出“缺少的要新建,脏乱的要治理,破损的要完善,老旧的要升级”的要求,立足村情,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规划好项目,确保村村都有新面貌。四是参与全覆盖。注重发挥部门优势,凝聚群众力量,实现干群互动、全民参与。发挥妇联的作用,让女性村民成为“洁万家”的主力军;发挥共青团的作用,组织开展“卫生啄木鸟”青年志愿者活动,让农村青年成为“洁万家”的生力军;发挥教育部门作用,结合学校组织开展“美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知识竞赛等;发挥环境、卫生部门的作用,为各村环境整治“把脉问诊”。各村设立“卫生监督员”,鼓励村民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讲整洁、讲文明、树新风,形成“创生态农村,干群齐参与”的局面。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科学制定活动方案

为切实开展好本轮“三万”活动,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驻点村实际,科学制订“三万”活动工作方案。在活动目标上,达到五个明显。即,农村卫生状况明显改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推进、人居质量明显改善、日常管理明显加强、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在环境整治上,突出五个重点。选聘保洁员,配备保洁装备;维修通村公路,兴修断头路和通组道路;开展植树造林,在主要通道建设高标准宽幅绿化带示范段,鼓励兴办花木苗圃;加快建立垃圾转运和集中处理体系,建好集镇垃圾压缩式中转站和一批村级垃圾中转房、集中填埋场和污水处理设施;引导农村进行清洁种植、清洁养殖,重点搞好畜禽养殖小区污染治理和标准化改造。在长效机制上,做到“五个一”。即,有一套完善的农村环境卫生管理评比制度,有一支能干的镇村保洁员队伍,有一套提高农民环保意识的教育方法,有一套必备的农村垃圾、污水回收处置设施,有一套过硬的督查和奖惩办法。

相关链接:

荆楚网:全省万名干部进万村洁万家活动

联系我们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谌家矶街兴盛大道特1号

邮编:430011

投诉举报电话:027—62308156

安全值班电话:027—82307110

版权所有©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鄂ICP备19016608